Linux, 工作, 生活, 家人

垃圾桶

核三廠二號機除役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

我跟核終的緣分是這篇文章開始 核四爭議 – 心智圖 ,後面寫了一篇我看核四我想過了這麼多年了,內容也多有疏失錯誤,有不少需要更正的地方,而個人的心路歷程也增加了不少哩程,現在的我認為核能應該用好用滿。

核三廠二號機要降載了(核三廠2號機17日正式除役 卓揆:今天過後台灣沒有核電),等降載結束之後也正式宣告台灣境內沒有可以運轉的核電機組,就算核四要啟動那也是幾年之後的事情,而我們知道這是遙遙無期的事。

上圖為 114 年 5 月 1 日,台電員工和核終在經濟部前面抗議的畫面

如果今天有人說,AI 會侵蝕人類的心智,即使使用 AI 能增進人類效率,所以應該全體禁用 ChatGPT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個說法很荒謬。但是現實上反核的確如此[ref. 「我是AI認證的神選之子」ChatGPT用戶陷靈性妄想,外媒報導美國的AI幻覺症候群]。
而今天的我們,面臨到地球暖化大幅增溫,AI 需要大量電力,遠超過雲端伺服器的電力需求,人類對能源的需求遠超過歷史上每一個時期。可以說電腦有摩爾定律,人類的社會發展程度也是跟能源用量正相關的,也就是說只要我們想要繼續經濟發展,那就會有更多電力需求。如果沒有,那就是人口變少(今年出生人口又更少了)和工業外移(台積電搬到美國),就算是支持環保,沒有核電也是九成火力,下圖就是綠能幾乎 0% 的即時發電量

對比而對岸的萬惡中國共產黨值此同時同時批准了十座核電機組[ref. 中國加速推進核電發展 國常會批准10台新機組],同時西方媒體還要陰陽一下獨裁國家才做得到 [ref. VOA 中國逆勢而行批准五個核電項目 專家: 獨裁國家才做得到] 。
這就不說最近華龍一號正式運轉滿 1000 天,萬惡中國共產黨才下了這個決定 [ref. 華龍一號運行1000天 送超370億度電] ,而是華龍一號其實將核四的安全理念也納入了,下圖是華龍一號,反應爐上方那一圈就是生水池,而這正是核四在福島事件之後提出的安全改善方案之一[ref. 核四廠生水池簡介]

而華龍一號用的感測技術可以隨時偵測核電站的現狀並加以調整[ref. 中广核“智能核电”操作系统发布 每秒可捕捉200万个数据波动],有在做 AI 大數據分析和相關領域的就知道,數據蒐集愈多,愈能準確判斷和控制。

這就是所謂的技術宅改變世界吧,以前有這種感覺都是歐美和西方世界給我的震撼,只是現在變成中國大陸了,這也是當年的我不曾想過的。而台灣整天叫著反核的人都是一群吃著合法飯的人。。

看著中國大陸在核電領域飛速前進,東亞東南亞各國都要建設核電,再回來看看我們要放棄核電,有種敗家子掌權的感覺,不過也就這樣了,任何一個技術的積累都是日積月累的結果,而辛苦建立起來的產業,要重建也沒這麼簡單,雖然台電仍然還放了一些人在核電產業,不過依常識判斷,應該很多專業人員早晚都會離開,屆時能不能再很快建回團隊也不知道,所以我對未來台灣的核能不抱樂觀。

核電是前人應對國際能源危機的重大規畫,在這個AI年代核電更是重要的無碳能源之一,歐盟和美國最近在政策上也紛紛轉向走向支持核電。中共一次核准十部機組就是這個大背景之下的產物,而且一定不止十部,而是這是第一批,之前從福島事件之後暫停批准核電建設到現在大量批准,應該是在等華龍一號成熟。而在啟用核電之外,中國大陸的綠能也沒放下,在新疆地區用太陽能(集光式和太陽能板)、風力發電和水力抽蓄水庫加上超高壓直流電網組合的解決方案,讓綠能變成可以調節的電力並且能夠穩定供電,還做到了低廉的價格,而且同時還利用太陽能板改善惡劣的環境,使其可以種植植物,甚至是經濟作物。[ref. 基建狂魔算什么?中国人已经开始修地球了!]

而核電是台灣國家能源安全軔性屬性更是不在話下,核電的燃料週期是一點五年,燃煤是三十天,天然氣是七天,有人說打仗了還用什麼電,呃,所謂的軔性就是選擇要多,還有彈性。今天安全現金存量 450 天和 7 天,怎麼樣也是 450 一聽就很安心吧。

而不管從那個角度看台灣都是在急速衰敗之中的,像是破壞環境的綠能[這我不需引了吧,自己 Google 都可以找到一堆],少子化問題也是重中之重,少子化會影響到未來可用的人才數量,不是自己生就是引入優秀人才[ref. 台積電侯永清直言,台灣缺半導體人才,該考慮如何把人才庫擴大],百足之虫至死不僵,廢核只是這麼多事件的其中一個小項目而已,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要用核只在掌權者的一念之間,而不是像少子化或是美國的芬太尼泛濫是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連確定對於國家有利的事都不想做,那我們這一輩看台灣的未來衰退也只是時間問題。

不過至少我可以說,我有在重啟核電這件事上出過微薄之力,只是太微薄了,是扭轉不了趨勢的。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