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垃圾桶

Covid-19 新聞資料蒐集

自2020年1月疫情爆發起至2023年4月結束,我在Plurk平台上分享了大量疫情相關的資訊和新聞報導。我認為這些資源不應該被遺忘,因此決定將它們按照時間順序整理成文章。

這些文章的內容始於2020年1月底,當時我意識到疫情不會很快結束。至今已累積了超過九千個連結和評論。雖然其中包含了一些網友的討論,但這部分並未記錄在整理後的文章中。

我將這些文章按季度分類,因為疫情在不同時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每篇文章的新聞連結數量有所不同,以反映各時期的疫情狀況。

在整理過程中,我以個人主觀角度分享了各種不同觀點的文章。雖然收集到的資訊涵蓋了多方面,但在比例上可能會有所偏差。希望這些文章能幫助大家回顧疫情時期,從不同角度看待當時的情況。

回頭看看這些新聞,有很多值得令人省思的部份

Read more »

我對 Porter International 的評價就是垃圾

地攤貨的品質,百貨公司 Hedgram/Michael Kors/Coach 專櫃的價格(不是 outlet 價哦)

Porter Internaltion 簡單說就是台灣的商標蟑螂,雖然說已經和解了,但是揮不去本質就是蟑螂的本性

2001年的時候,尚立國際卻搶先YOSHIDA & CO., LTD一步,以「PORTER」的名義在全球各地進行商標註冊(只有日本及香港除外,因為YOSHIDA & CO., LTD當時已於這兩個地區註冊了),並正式定名為PORTER INTERNATIONAL,對此當年YOSHIDA & CO極度不滿,更與尚立國際展開歷時數年的專利訴訟

原文網址: 【吉田包專題】細說PORTER JAPAN與INTERNATIONAL的恩恩怨怨 | 香港01

Read more »

2021 核四重啟公投

今年的12/18 終於要核四重啟公投,第一件事就是星期六記得要去投票

從 2013 年因為看到反核一直貼核彈爆炸圖,跑去研究到底擁核反核吵什麼到現在也過去九年了。當年寫的文章到今天來看大部份還是差不多,畢竟能源科技樹跑的並不快。

核四重啟公投前夕應該還是要談一下四個公投,那就簡短說明我的看法,還有我為什麼要這樣決定。

Read more »

華為偷資料風波

最近因為前院長張善政參戰華為事件,掀起一番波瀾

華為總部照片


小弟我個人剛好在電信、資安和科技業界都踏個半隻腳,還去過華為總部在 LAB 測試過。很多我臉書的朋友也都參戰了,感覺不寫個一篇都不好意思了。
不過我個人認為大致上主要的意見不脫藍綠或者是台灣大陸這種意識型態的分野,什麼陣營大概可以猜測得出什麼結論(或許也包含本篇)

所以這一篇我個人定位在自己的記錄,或許十年後有一天回來看這篇懷念一下。

Read more »

從別人手中接到滿滿的人情味鈔票

現在是 2018 年, 前一陣子在吵為什麼台灣不需要電子支付

一般是認為台灣的 ATM 佈點多, 信用卡很早就普及了, 相對大陸因為信用卡不普及, 而且跨省金融交易不方便(還有傳帳費用問題), 假鈔問題, 所以像支付寶這種第三方支付第一個先補足了網路交易的缺口, 接下來因為交易費用極低所以也普及到一般餐廳和應用.

不過最近碰到幾件事到是讓我覺得, 為什麼現在台灣沒有動力想改善這樣的環境呢?

1) 拿出一千元找錢的時候, 拿回來的是一堆濕濕鈔票黏在一起, 如果是買魚就是冷冰冰, 如果是買魯肉飯就是熱呼呼, 帶著滿滿的人情味鈔票

2) 去買東西找回來的 50 元, 因為上面有一些膠帶的痕跡, 結果別的店家看到就不想收

3) 老闆一邊用手處理食物, 處理完之後直接找錢給我, 心中滿滿的 WTF

以上還沒有提假鈔的問題

雖然現在能用塑膠貨幣或是電子支付的場合都用了, 但偶爾仍會到傳統店家吃飯, 或是上菜市場購物, 這些都是實際上很困擾我的事情

都 2018 年, 民國 107 年, 世界早就不一樣了, 我實在不想再從別人手中接到滿滿人情味的鈔票了

 

Unfortunately you do not qualify for today’s study.

Blizzard (暴雪) 講的真好, 做問卷給這個答案

Thank you for your participation. Unfortunately you do not qualify for today’s study.

暴雪這樣嘲諷玩家的哦! 做你的問卷還這樣被吐槽
一早起來就只有
OK 好!OK 好!OK 好!OK 好!OK 好!OK 好!OK 好!OK 好!

fuck_bl

這時候再看郵件不是很好笑嗎?

fuck_bl2

紫光投資台灣IC產業是威脅或是轉機?

最近紫光非常紅, 還有教授跑出來開記者會,
個感覺得非常好奇, 到底紫光集團是什麼來歷, 背後到底有什麼算盤?

藉這篇文章自己記錄一下現在的想法, 也當作未來回顧這件事情的記錄
原來只想寫和技術相關的, 結果資料看一看就寫成別的方向, 未來若有新的想法, 仍會對這篇文章做刪改.
Read more »

2015氣候與能源世界公民高峰會 – 心得

因為之前寫核四相關的文章, 所以對環境議題比較關注.
所以看到2015氣候與能源世界公民高峰會的訊息, 就去申請參加. 結果運氣不錯, 我有中獎,
因為個人因素提早離開, 我參與了其中的 4/5 的流程.
雖然沒有參加完, 但是看完其他人的回應和最終的結果.
我個人認為, 這個會議只是大拜拜. 要求參與人背書該高峰會預定的結論.

Read more »

未來事件交易所不準的原因是..

用期貨預測未來算是很不錯的一個概念, 準不準不知道, 但是這東西還算新潮.
我 2008 和 2012 年都有玩, 但是很明顯的, 2012 年, 台灣未來事件交易所的結果不如預期

Read more »

2013全球貪腐趨勢台灣指數這麼差, 來源是線上調查

去年有一篇新聞, 叫做經濟學人:台灣貪腐 東亞僅次柬埔寨
內容提到

英國「經濟學人」九日引述「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二○一三年「全球貪腐趨勢指數」(Global Corruption Barometer, GCB)報告,指出全球大多數民眾都認為過去兩年來貪腐問題惡化,認為自二○○八年金融海嘯以來,各國政府肅貪績效不如以往。台灣民眾認為,國會與政黨的貪腐最嚴重,媒體居次。

依網站上的排名, 台灣真的是非常落後, 非常貪腐的一個國家.

當時吵了很久, 大家都不知道這個到底是怎麼調查出來的. 當時我也有寫信去問 GCB 這件事, 吵了半天他有寄到底怎麼調查的給我.
這封信最近才被我看到, 覺得應該寫一篇記錄一下.

我看了一下就呆掉了.  這是韓國的, Methodology 寫的是 PAPI 傳統調查方式(PAPI, paper-and-pencil interviewing), 就是去每一家調查.

GCB 韓國貪腐指數

至於台灣呢? Methodology , online 線上調查. Sample Size 才 1000 份?

GCB 台灣貪腐指數
 

 

 

這就是台灣最貪腐調查的來源, online!